《玫瑰的故事》:為愛而愛才是愛,為執著而愛是鑽牛角尖。
真正的愛是內心真正的追求,
而實際上堅持和固執其實又很難區分,
而看到大人學的文章,
我才有醒悟的感覺:
堅持者在意的是「達成心中的願景」,他們追尋的是「成就感」。
固執者在意的是「證明自己是對的」,他們追求的是「自尊心」。
延伸閱讀:
《大人學》- 面對理想你到底是「堅持」還是「固執」?真正的區別就在這裡!
擺脫受害者情節:如何重拾力量並改變不健康的關係,拿回自己人生的掌控權
7 種過度重視自尊心的表現,及如何找到健康平衡
堅持是面對正確、好的事情,去實現、去達成,
而執著其實是在用自己的語言和思維,來試圖證明自己值得擁有。
所以堅持的人更能夠接受現在和過去的失敗,在未來越挫越勇,
但執著的人,是陷在過去,
去試圖滿足自己沒有被滿足的那個孩子。
才發現原來,我都是很固執的一個人。
那你,放下了嗎?
引言:放下,是一種選擇
「放不下」可能是我們在人生旅途中最常感受到的困境之一。
無論是過去的傷痛、錯過的機會,
還是失去的關係,
我們往往習慣於緊抓不放。
然而,釋懷並不是逃避,
而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它讓我們放下不必要的負擔,
為自己騰出更多空間,
擁抱新的可能性。
本文將探討釋懷的真諦,
並分享一些實用的方法,
幫助我們學會放下、重新出發。
1. 為什麼我們難以釋懷?
(1) 情感的執著
人類的情感天然執著於過去的經歷,
特別是那些帶來深刻影響的事件。
我們常常不自覺地重溫過去的痛苦,
以此尋找未竟的答案或補償心理。
(2) 對控制的渴望
我們不願釋懷,
往往是因為害怕失控。
緊抓過去的事情或人,
讓我們感覺能夠保持某種掌控感,
即使這種掌控是虛假的。
(3) 對公平的執念
「為什麼是我?」或「這不公平!」這樣的想法,
常讓我們難以從傷痛中走出。
我們期望外界給予公正的答案,
但現實卻往往無法滿足這種需求。
2. 釋懷的真正意義
(1) 釋懷並非忘記
釋懷並不是讓我們忽視過去的傷痛,
而是改變我們對事情的態度。
它是一種承認過去、接受現實的過程,
並從中獲得內心的平靜。
(2) 釋懷是與自己和解
釋懷的核心在於與自己的情感和解。
它讓我們承認自己也有脆弱與無能為力的時刻,
並選擇寬容地對待自己。
3. 為什麼學會釋懷是重要的?
(1) 減輕心理負擔
執著於過去的痛苦,
只會讓我們背負更多的情感包袱,
而釋懷則幫助我們卸下這些負擔,
為當下的生活騰出更多空間。
(2) 重獲內心自由
釋懷讓我們的情感不再受困於過去。
我們會更輕鬆地面對未來的挑戰,
並擁抱生活中的美好。
(3) 改善人際關係
放下對他人的怨恨與期待,
能夠讓我們更健康地處理人際關係,
避免過度的依賴或衝突。
4. 如何學會釋懷?
(1) 承認情緒,給予時間
- 方法: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
允許自己感受悲傷、憤怒或遺憾,
並相信這些情緒最終會過去。 - 範例:當失去一段重要的關係時,
允許自己哭泣與悼念,
而不是急於假裝堅強。
(2) 將注意力轉向當下
- 方法:嘗試專注於當下的體驗,
例如呼吸、身邊的風景或一件正在做的小事,
讓自己不再沉迷於過去。 - 範例:在感到痛苦時,深呼吸幾次,
然後專注於手邊的任務,
比如整理房間或散步。
(3) 接受自己無法改變的事實
- 方法: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夠控制的事情上,
並接受那些超出自己控制範圍的現實。 - 範例:對於過去的錯失機會,
不再反覆責怪自己,
而是將精力放在提升當下的能力上。
(4) 練習感恩
- 方法:每天記錄三件讓你感激的事情,
這能幫助你看到生活中的積極面,
減少對過去的執著。 - 範例:記錄今天遇到的美好瞬間,
如陽光的溫暖、朋友的關心或一頓美味的餐點。
(5) 尋求支持
- 方法:當你難以獨自釋懷時,
可以尋求朋友、家人或心理專業人士的支持,
通過傾訴或諮詢找到新的視角。
5. 釋懷帶來的變化
(1) 更輕鬆的生活方式
釋懷讓我們不再背負過多的心理負擔,
能夠更輕鬆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與機遇。
(2) 更積極的情感狀態
當我們不再糾結於過去,
內心的能量會被釋放,
讓我們擁有更多積極的情感,
並吸引更美好的事物進入生活。
(3) 更廣闊的視野
釋懷幫助我們看到更大的世界,
明白每一段經歷都是我們成長的一部分,
讓我們更加包容與堅強。
結論:釋懷是給自己的禮物
釋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它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
當我們選擇放下過去的傷痛,
內心會變得更加自由與平靜。
我們不僅能夠更輕鬆地面對生活,
還能擁有更多力量去創造新的機會。
記住,釋懷不是放棄,
而是重新出發的開始。
【所有文章】
心靈成長 Spiritual growth
情感溝通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我的日記 My Diary
自我實現 Self-actualization
自我探索 Self exploration
自我提升 Self-improvement